返回 核桃养生

酒量“突飞猛进”,实则身体在“适应”伤害

2025-07-16

很多人以为酒量变好是“本事”,其实是身体对酒精产生了耐受性。酒精进入人体后,主要通过肝脏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代谢。长期饮酒会迫使肝脏“加班”,酶的活性增强,导致需要更多酒精才能达到以往的“微醺感”。

但这并非好事——肝脏在持续代谢酒精的过程中,会逐渐受损,从脂肪肝一步步发展为肝炎、肝硬化。同时,大脑对酒精的敏感度降低,意味着神经系统已开始适应酒精的刺激,为依赖埋下隐患。

 

早上醒来手不受控制地颤抖,甚至心慌、出汗、恶心,喝杯酒症状就立刻消失?这可能是戒断反应的典型表现。

酒精会抑制中枢神经系统,长期饮酒后,身体已习惯酒精的“抑制作用”。一旦酒精浓度下降,神经系统会出现“反跳”,表现为兴奋、手抖、焦虑等。此时饮酒能快速缓解症状,形成“不喝不行”的恶性循环,是酒精依赖的核心特征之一。

最新文章

淋巴肿大会不会发展成癌?

肿瘤

 

阅读13759

坏疽性脓皮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

皮肤

 

阅读14979

中医皮肤科-通窍活血汤

皮肤

 

阅读14035

补阳食物 生活中常见的补阳食物

中医

 

阅读19901

瘀血阻滞型前列腺增生的2种食疗方

男科

 

阅读14042

京ICP备2022014624号-2